跳到主要內容

波希米亞狂想曲 象限影評


象限影評人 / 李韶明

「X戰警」系列電影的導演布萊恩辛格,是一位很會說故事的導演,他今年的新作「波希米亞狂想曲」,讓許多熟悉合唱團「QUEEN」的觀眾,進戲院二刷、三刷,包括不熟悉「QUEEN」的年輕觀眾,也熱烈捧場,因為這不僅是一部音樂性極強的歌手傳記電影,其中傳達關於愛情、親情、工作夥伴兄弟之情,及巨星內心的孤寂,令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波希米亞狂想曲」的選角,決定了這部電影成功的重要因素,飾演主唱Freddie的男演員雷米馬利克,本身有埃及血統,限於外型,以往他只能在「暮光之城」系列電影中,演出過目即忘的小角色,這次在「波希米亞狂想曲」中,他簡直是被Freddie Mercury附身,除了原本長相相似,在舞台上拿著麥克風走跳、臀部扭擺及鋼琴自彈自唱的神韻,模仿得維妙維肖,他的嗓音不如Freddie高吭渾厚,但唱功及後製混音之後,幾乎已達完美境界。除了雷米馬利克之外,其他「QUEEN」的三位團員選角,也十分逼真,增加了這部傳記電影的真實感。

熟悉流行音樂的觀眾,對於「QUEEN」的名曲「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We are the champion」耳熟能詳,但這部電影以「波希米亞狂想曲」命名,因為「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曲在「QUEEN」所有歌曲中,堪稱他們成名過程中的轉折之作,歌詞內容也反映了Freddie Mercury找到自己性向的心情轉變,這首歌裡,Freddie用輕柔的聲音唱出「Is this real life?Is this just fantasy?」時,抒發了他發現自己喜歡男人的感覺,當他最初認識女友瑪麗時,只是喜歡穿著女性化的怪異裝扮,瑪麗幫他畫眼影那一刻開始,他喜歡上瑪麗,是因為瑪麗讓她產生一種認同自我的安全感,事實上,從後來的轉變,可以看出他對瑪麗的愛,是屬於精神、心靈的感覺,甚至類似「姊妹淘」情結。

當Freddie發現自己喜歡男人時,跟女友瑪麗說,「我覺得我是雙性戀,雖然這點對你而言,是很不公平的。」,從此,瑪麗陷入痛苦掙扎,一個女人,無論妳多麼愛一個男人,當妳發現他是gay或雙性戀時,妳只能選擇離開,或跟對方當朋友,否則那痛苦就像無底洞,沒完沒了。這跟札維耶多藍執導的「雙面勞倫斯」中,蘇珊克雷蒙有一天突然發現老公梅維爾珀波愛穿女裝、高跟鞋,之後的痛苦轉折,及「丹麥女孩」中,艾迪雷門突然愛穿女裝,最後走向變性之路,皆有異曲同工之妙。Freddie就在這種性向自我認同的重要轉折時,創作了「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曲全長5分55秒,全曲由多種不同曲風組合而成,唱片公司老板不願冒險發行,最後Freddie自己找上電台DJ幫忙播放,才引起聽眾迴響,並在當時擠下排行榜上的冠軍歌曲ABBA的「Mama Mia」,最妙的是「Bohemian Rhapsody」這首歌裡,也一直出現「Mama mia Mama mia」這幾個字,是巧合?是刻意?至今無解。

導演布萊恩辛格將當年「QUEEN」在「Live Aid」的義演,擺在片頭及片尾的安排,是許多歌手傳記電影愛用的手法,最後重頭戲,雷米馬利克在台上的演出,對照許多觀眾隨時可以 在YOU TUBE找到的,當年QUEEN在「Live Aid」的表演,這場震撼重現,多部攝影機捕捉雷米馬利克的臉部表情,一口爆牙飆高音唱歌的模樣,以及他模仿Freddie獨特唱跳的律動,加上動聽歌曲,讓電影院觀眾的情緒,如同當年「Live Aid」台下觀眾一樣,high到最高點,感動萬分,「波希米亞狂想曲」勢必在金球獎及奧斯卡金像獎有所斬獲,就看今年評審的口味,「一個巨星的誕生」、「波希米亞狂想曲」,誰會脫穎而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小蟲 亞洲音樂教父的經典傳奇(二)

獨家採訪 / 文 李韶明  獨家照片提供 / 小蟲 小蟲17歲從高雄上台北,高中時期 白天教鋼琴賺生活費,並與李士先(後來成為知名製作人)、 李庭匡(知名吉他手)組樂團,小蟲擔任keyboard手, 當時他們樂團的合聲,是後來以「忘了你忘了我」走紅的王傑, 他們一起在西餐廳表演,頗受歡迎。 台北生活不容易,小蟲在師大附近找房子, 他的房租預算大約1500元,因為沒考上師大音樂系, 不是師大學生,很難在那裡租到房子,但他又想過過師大生的癮, 有一晚走到泰順街一條死巷,月光明亮, 他看到一個老婆婆坐在大樹下,拿著圓扇搧風, 小蟲問她知道附近有房子出租嗎?老婆婆叫他往回走、右轉, 看到一個綠色大門,可以問問看,於是他照著指示 ,走到綠色門,有位老先生果然要出租,那是個三合院, 老先生自己住中間,東廂房租給一個外國人,小蟲住西廂房, 老先生很酷,不太理人,經常坐在院子搖椅上,聽著潘越雲的「 天天天藍」。 從小就會煮菜的小蟲,用鋼杯煮雞湯、牛肉湯,都會分老先生一碗, 住久了,跟酷房東拉近距離,有一次老先生煮牛肉麵, 找小蟲一起吃,跟小蟲說,他兒子在外島因公殉職,老婆過世, 現在一個人從報社退休,有房客同住,不孤單, 小蟲當晚一走進老先生的客廳,嚇呆了, 因為他看到牆上老太太的照片,就是指引他到這裡租屋的老婆婆, 小蟲跟老先生說這段緣由,老先生當場淚崩。 後來房東對小蟲越來越好,甚至不收他房租,令他十分感動。 小蟲從高中畢業後,當兵抽到「金馬獎」,在金門服役, 他文筆好、會做海報,軍官讓他當文書兵,也教其他士兵彈吉他、 唱歌,在金門待了半年,考上藝工競賽隊, 被分配到台北木柵的陸光藝工隊,跟他同隊的有, 當時正紅的偶像歌手徐瑋,歐陽龍、羅吉鎮及尚未成名的庾澄慶, 他們的藝工隊長官是李建復,小蟲在軍中,聽到許多「兵變」 的故事,以此靈感寫出「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這首歌從藝工隊紅到其他營區, 有一天李宗盛跟木吉他合唱團的人到藝工隊探李建復的班, 李建復把小蟲這首「小雨來的正是時候」推薦給李宗盛, 李宗盛聽了很喜歡,決定跟小蟲買這首歌,給鄭怡唱, 當時這首歌賣7千元,而且版權不賣斷,「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成為小蟲第一首賣出的歌曲,當時他覺得7千元,是很大一筆錢, 之後又幫鄭怡寫了一首「憶吾愛」,收錄在同張專輯...

永遠的少女製作人 柴智屏

獨家採訪/文 李韶明   獨家照片提供/柴智屏 「偶像劇教母」柴智屏在2001年製作「流星花園」, 成功捧紅F4,並在兩年內,將版權賣到海外13個國家, 創下台灣戲劇節目海外銷售紀錄,進軍電影,製作的「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時代」、「等一個人咖啡」, 皆有輝煌成績,這位身材嬌小的女製作人,腦袋點子很多, 總是能創造驚奇,所以又被稱為「神祕魔法師」,難得的是, 她從大學時代到現在,體重都沒變,外型依然像個女孩, 從維持體重,就可看出她的堅持與毅力,因此,也獲得「 永遠的少女製作人」封號。 柴智屏從小就是電視兒童,她是獨生女,父母為了安全起見, 經常讓她待在家中,於是電視,成為她唯一的朋友, 她從小看電視節目,不只注意電視上的明星, 也會看節目前後出現的工作人員字幕,每年金鐘獎頒獎典禮, 她都會注意幕後獎項得獎者,所以, 小時候她就知道有個最美麗製作人叫翟瑞瀝。柴智屏4歲時, 就會唱整套「梁祝」黃梅調,鄰居都知道「小屏」唱歌唱得很好聽, 但鄰居要她唱歌表演時,她就躲起來。柴智屏說:「我個性很害羞, 上台表演會怯場,從來沒想過要當演員或歌手。」或許因為如此, 注定讓她成為製作人。 柴智屏讀聖心女中時,擔任康樂股長,她組的啦啦隊、土風舞隊, 在比賽中幾乎都得冠軍,大學聯考填志願時,只填影劇、 傳播相關的科系,結果考上文化大學戲劇系,她選擇演員組, 並非想當演員,只是因為演員組的功課,比導演組、編劇組少, 由於個子嬌小、眉毛濃,在學校舞台劇,她都演小男生, 回想大學生活,就是不停的玩樂,畢業後,剛開始幫廖峻、 澎澎錄影帶寫劇本,因為台語不太溜,寫起來不帶勁。 有一次她父親跌倒住院,隔壁床是名導播黃國治的岳父, 父親提到自己女兒是學戲劇的,黃國治去探望岳父時, 跟柴智屏的父親說,「你女兒會寫劇本, 要不要來電視台綜藝節目試試看,寫劇本」?柴智屏因此正式入行, 到王鈞製作的「鑽石舞台」寫劇本, 這對從小愛看電視綜藝節目的柴智屏而言,簡直如魚得水, 後來父親出院,跟她說,「女兒,我在浴室跌這一跤, 原來是為妳跌的。」 當時的「鑽石舞台」由胡瓜、鄭進一、高凌風主持,李國修、 李立群固定在節目中演短劇,柴智屏從小就是點子王,很會想「梗」 ,因此,寫綜藝腳本對她而言,並不困難,而且深得王鈞讚賞, 有一次換...

范怡文 簡單的幸福女人

范怡文  這些日子以來 沉浸在簡單幸福的世界 獨家採訪 / 文 李韶明  獨家照片提供 / 范怡文 出過十張專輯,曾以「這些日子以來」走紅的「點將」 唱片女歌手范怡文,她的人生有如坐雲霄飛車,從女歌手、 到擁有500多位員工的服裝店老闆、到身上只剩一百塊人民幣、 到如今成為兩個孩子媽咪的快樂女人, 范怡文今年從美國搬回來台灣定居,她說:「我現在覺得,簡單、 平凡的日子最快樂,只要能開心的唱歌賺錢,我就滿足了。」 范怡文的嗓音低沈,極富磁性,不論身材外型保養得宜,每日勤於健身的她,肌肉結實、氣色紅潤, 從未披露曲折成長故事的她,接受象限新聞網專訪, 道出她珍貴的人生經歷,希望與讀者、歌迷分享,人生繞了一大圈, 她才知道,什麼叫簡單的幸福。 當時我告訴自己, 長大一定要當歌星 范怡文3歲就知道自己可以當歌手,她回憶:「我爸爸是外省人,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的周末都會開兩桌麻將,當時我才3歲, 知道兩桌麻將總共8個人,我會一直等,等到家裡來了8個人, 就趕快穿上媽媽的高跟鞋,在所有人面前唱陳蘭麗的(葡萄成熟時) ,我的手還會學陳蘭麗做出串串葡萄的招牌動作,表演完, 大家拍手叫好,我就覺得很開心,當時我告訴自己, 長大一定要當歌星。」 就讀靜心國小時,范怡文的音樂老師是, 名字跟她很像的女高音范宇文,她說:「小學時, 老師總是指名我代表班上及學校參加歌唱比賽,我經常得獎, 在司令台接受表揚,當時我還是女高音,直到國中, 我竟然跟男同學一樣,變音,變成女低音, 但不影響我對歌唱的興趣,當時我姊姊念高中住校, 每周末她都打電話回家,叫我把電話筒對著電視機, 讓她聽唐尼與瑪麗奧斯蒙兄妹唱歌,無形中,我開始學唱英文歌, 永遠記得,我會完整唱完一整首的英文歌曲是,Anne Murray的(Help me make it through the night),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這是在描述男女夜晚前戲的歌。 」 台北最知名的菲僑俱樂部  開啟了她的pub走唱生涯 高中時期,范怡文常跑去live house聽菲律賓樂團唱歌,那個女主唱, 耳朵上戴著滿滿的耳環,唱歌甩頭髮時,耳環一閃一閃的, 她覺得好酷。高中畢業那年,她去台視旁邊有一家叫「杜鵑窩」 的live house聽歌...